从创建南方稻区以少免耕与抛秧为主体的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到创建以标准化育秧、精确化机插、模式化调控为新内涵的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再到构建水稻丰产定量化栽培技术,47年来,他始终站在农业科技创新的潮头,对于推动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水稻优质高效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洪程,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2月24日生,江苏省南通市通州人,1975年毕业于江苏农学院农学专业。现任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主任。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扬州大学农学院27号楼农业实验室西北角,有一大片试验田。其中,有几块种植了绿油油水稻的,就是张洪程院士团队的试验田。
张院士的硕士生小葛告诉我们,这是老师上班的必经之地。“不论刮风下雨,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到试验田走一圈,看看他的‘宝贝们’长得如何。因为经常卷着裤腿,腿脚沾满泥水,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泥腿子教授’。”
民以食为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大约有五六亿人口,那时候,能吃上一顿白米粥,都是一种奢侈;如今,人口增加到十四亿,别说喝白米粥,就是顿顿香喷喷的白米饭也是寻常事。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离不开奋战在农业各个条线的科学家们,而“泥腿子教授”张洪程就是其中之一。
“1959-1961年,我国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有些地方没粮吃,甚至吃树皮、挖野菜。”张院士说,那时候,“粮食就是生命”的道理在年幼的他内心生根发芽。1972年,他恰巧进入了江苏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从此,他的人生就与“天下粮仓”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国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场景数千年来不曾改变。“我还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所有种田都靠手工,当时我们生产队就一辆东风12手扶拖拉机,种一亩稻子要40-50工,繁琐又辛苦;后来到了八十年代,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转移,农活逐渐没人干了,但是粮食要增产啊,我当时就想,一定要为农民做点好事。”于是,张洪程毕业留校工作,第一个研究课题就对准了农业的轻简化。
农业轻简化的背后却是复杂的科研创新过程。田耕的次数多,能不能少一点?张洪程就开始研究水稻的“少免耕”技术;栽秧非常辛苦,能不能不栽?张洪程就开始研究水稻的抛秧技术。他率领项目组在全省各个农区做了大量试验,经过多年攻坚,1990年,创建的南方稻区少免耕与抛秧为主体的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促使传统耕作取得重大突破,不仅改变了千百年来亿万农民弯腰屈背的繁重劳作历史,让田间艰辛劳作成为了仙女散花般最愉快的劳动,更实现了轻简化栽培与稳产增产的统一。
在张洪程看来,虽然对于轻简化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繁琐的作业程序,但是机械化程度依旧很低,而从农业现代化来讲,必须走向全面、全程机械化。于是,20世纪末,张洪程又创建了以标准化育秧、精确化机插、模式化调控为核心的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攻克了机插水稻稳定高产难题。
21世纪,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农业智能化的时代。作为走在农业科技前沿的农学专家,张洪程早就意识到了这点。“要想实现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必须要定量。”因此,近年来,他又把研究领域瞄向了水稻丰产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应用方面,从生育进程到群体诊断再到栽培措施,都进行定量,形成了水稻从种到收一个精准的栽培体系,推动我国水稻栽培实现了由定性为主向定量化跨越。
张洪程院士领衔的水稻耕作轻简化、机械化、精确化创新技术,有效助推了江苏水稻的持续增长。记者了解到,江苏水稻总面积3300多万亩,这几年,一直稳定在每亩560-570公斤的水平上,在全国水稻主产省中稳居第一。更令人称赞的是,张洪程院士的这些研究,很多都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主推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全国水稻优质高效生产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潜心问“稻”四十七载,如今,年近七旬的张洪程依然常年奔走在乡间田头,依然冲在农业科研第一线。因为,他还有一个火热的梦想,就是实现农业智能化、无人化,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农业生产综合目标。“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未来的农业,一定是智能化的优质高效农业,也必将带来农业文明的深刻革命。”畅想农业发展未来,张院士信心满满。
(此稿刊登于2019年9月14日《南通日报》A1、A4、A5版)
责任编辑:严惠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