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潜心研究,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的创新与转化应用进入国际领先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顾晓松:勇攀国际神经再生科学最高峰
来源:南通市科协 发布时间:2019-08-06

顾晓松,江苏南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学科研究领跑者,曾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现为南通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

作为南通本土培养的首位院士,一直以来,始终在科研道路上执着攀登,目标是要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和产业发展中心,让中国的神经再生研究永远站在世界最高点。

1953年出生的顾晓松,下乡插队当过农民,进矿挖煤当过矿工。这样的人生经历,直接影响了他的学术研究选择——立志在神经再生方面有所建树,帮助脊髓、神经损伤的人群缓解痛苦。

为了实现梦想,顾晓松南通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干着许多人不愿意干的人体解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1983年,顾晓松考取通医研究生,在一间不到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开始了实验,当时,实验室简陋得只有几张桌椅、几套手术解剖器械,科研材料试剂还要到外地采购、自己搬运,最贵的就是一台1000多块钱的冰箱……但种种艰难困苦,在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中,被抛之脑后。

“那个时候我们五到七个人,平时都是在各个教研室给学生上课,到了下班、到了周末大家都来做科研。慢慢地从几个人发展到十几个人,拿国家课题、拿省课题,那个时候南通医学院还没有硕士点,靠着我们这个学科拿到了硕士点。”顾晓松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学术影响力的提高,国外不少大学都向他抛来橄榄枝,可面对德方的高薪挽留、英方的多次邀请,顾晓松均不为所动,带着最新研究成果飞回了祖国。顾晓松说,当年父亲一句“有本事要回国服务”,让他安心立足南通,潜心科研。1995年,顾晓松获全国首届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成为全国49名获此殊荣的青年科学家之一。2015年,顾晓松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30多年来,顾晓松带领团队围绕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再生潜心研究,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性成果:提出“构建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的学术观点,被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新版教科书;研制了生物力学性好、降解可调控、低免疫原性、有利于血管生长和神经导向生长的组织工程神经,发明了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发明了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创建了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神经修复长距离神经缺损的新技术方法;创新性地研制了新一代细胞基质化丝素组织工程神经,并获中国/发明专利及美国、欧亚、澳大利亚等国际发明专利,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的创新与转化应用进入国际领先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仅是我个人,我们整个团队都成长起来了。”顾晓松对此深感欣慰和自豪。

如今,顾晓松心中还有一个梦想。作为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的主任,他希望南通大学的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成为国际顶级的研究室。“我们努力在组织工程转化方面争取国家奖,在神经再生的机制研究方面争取自然科学奖,以此推动南通相关产业发展,为科技强省、科技强市服务”。

(此稿刊登于2019年7月11日《南通日报》A1版)

责任编辑:严惠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