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南通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花园城市”的目标,这是系统化推进南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也是延续张謇近代城建思想的有力手段。为认真履行“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新使命,贯彻落实“解放思想、追赶超越、争当先锋,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市委十二届六次会议要求,南通可将杭州作为建设花园城市参照学习的对象,认真审视自身存在不足和差距,挖掘和发挥资源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建设具有江风海韵、适宜人居的“公园化”、“田园化”、“森林化”的长三角地区北翼独具魅力的现代花园城市。
一、杭州的发展经验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把杭州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近年来,杭州提出打造全域花园式城市,在推进规划引领、展现山水魅力、做优绿地景观、绿植美化彩化等方面特色鲜明,成果丰硕,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1.战略规划整体引领。通过拥江发展战略、美丽杭州建设规划纲要等顶层规划引领,实施具体的行动计划,配套生态环保、绿地景观系统、历史文化保护、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实现多规融合。
2.展现独特山水魅力。通过将山、水、林、园等自然本底作为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的基本载体,与城市、片区相互镶嵌,彰显江南山水城市特色。
3.凸显历史人文韵味。通过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段),开通多条水上巴士游线,打造景观河道、生态河道、人文河道。实施“城市记忆工程”,打造“有故事的小镇、有记忆的街巷、有味道的院落”,凸显城市历史人文韵味。
4.做优城市绿地景观。在城市重要区域、出入口,高标准、高起点打造城市门户生态景观,推进各类绿地、公园等“城市增绿”行动,在沿江、沿山、环湖地区打造城市生态景观路和精品绿道。
5.加大绿植美化彩化。通过实施“美化家园工程”,引导城市居民阳台建设,增强绿植美化彩化程度,做精口袋公园、文化彩绘、休憩石凳等景观小品,创造意蕴精致的城市微空间。
二、南通建设花园城市的对策建议
2016年,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三城同创”的宏伟目标。“三城同创”,花园城市是统领,是新时期南通四大战略定位中最具内涵的要素。花园城市超越了传统的“城市”概念,体现了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性,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近年来,南通先后出台了《“三城同创”工作行动方案》、《生态园林城市行动方案》和《国家森林城市行动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城市面貌的变化得到广泛认同,城市发展进入了新的境界,生态宜居城市雏形初显。日前,南通先后荣获江苏省首批“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在今后的规划建设中,南通要积极学习杭州经验,围绕多规融合机制、山水特色文化、生态网络系统和园林景观品质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放大自身优势资源,以“科学的内涵、艺术的体貌、文化的底蕴”为建设理念,以“人民满意、历史记忆”为建设目标,在遵循花园城市建设共性规律的同时,创造自己的“功能差异”、“文化差异”、“景观差异”和“植物差异”,建成长三角北翼独具魅力的现代花园城市。
1.建立多规融合的“顶层设计”模式,完善各部门组织协调机制。
构建完善的多规融合体系。积极借鉴杭州顶层引领、多规融合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的各类专项规划与详细规划。重点安排城市总体规划2035修编、总体城市设计和城市双修专项规划与花园城市建设的有机衔接,融入“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系统。组织相关部门牵头编制《南通建设花园城市总体规划》,并将主要任务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近期的重点任务和实施方案。
有序引导专项规划实施。顶层规划引领,相关专业部门加快《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城市绿道建设规划》、《城市景观小品规划》、《海绵城市规划》、《南通市花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实施一批有实效、有影响、可示范的“花园城市”项目。
完善组织协调机制。积极借鉴杭州在规划体系构建、政府管理组织方面的经验,建议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发改委、建设局、规划局、园林局、环保局、农委、水利局、城管局等部门作为主体,成立南通市花园城市建设协调委员会,落实好各部门的分工任务,有效提升各部门间的协同联动,完善整体组织协调关系。
加强法律法规约束。尽快出台南通建设花园城市的地方性法规,完善和补充花园城市建设中所涉及的生态环保、园林工程、历史文化、社会治理等内容的专项法规内容,建立完善的法治保障和监督机制。
2.彰显山水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特色,构建网络化的生态绿地系统。
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彰显灵秀南通。积极借鉴杭州塑造大山水格局的经验,南通要进一步彰显五山、濠河和滨江资源优势。树立“一盘棋”思想,科学整合五山地区的山、水、林、园等生态资源,解决目前各景区多头治理、分散布局的问题,加强整体管理和统筹协调,以佛教文化和地域文化为内涵,以生态涵养为目标,创建高品质的5A级景区,打造南通标志性的城市绿肺。濠河要进一步加大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依循《濠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修编》的规划要求,重点实施濠河片区改造提升工程,注重高生态品质、生活空间的打造,深度挖掘近代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水抱城、城拥水、城水一体”独特格局的城市风景区。滨江地区要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快狼山港区生产岸线的清退工作,有序增加生活、生态岸线,放大滨江城市生活空间,塑造狼山至开沙岛一线的特色滨水景观界面,打造沿江生态功能区和风光带,实现“滨江城市见江”和真正的“还江于民”。
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打造特色空间轴线。紧扣“中国近代第一城”和江海平原水乡的河湖文化,保存和延续城市宝贵的历史文脉(街巷、院落、河湖、工业遗存、古地名等),推动寺街、西南营等重点地区的城市修补工作,留住城市的珍贵记忆和片段,塑造近代民国风和江风海韵交融的独特城市个性。不断丰富不同风格的城市空间轴线,塑造宜人舒适的城市空间环境。一方面,构建好城市特色空间轴线。延续好钟楼至狼山、工农路、人民路、“一城三镇、城乡相间”各组团片区间的传统城市空间轴线,积极打造中创区、滨江生态功能区、江海大道、北大街等城市新轴线,协调好新老轴线之间的关系,构建城市特色空间体系。另一方面,营造宜人舒适的城市空间环境。通过建筑空间有规律的围合、通透、开敞、封闭等形式进行巧妙布局,扩大城市的空间进度,消除人对高楼混凝土所产生的禁锢,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塑造适宜的、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环境。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科学布局城市“绿肺”。积极学习杭州在增绿行动、生态湿地修复等方面的经验,注重生态自然的保护和连接城市环境的绿色空间,使其网络化和系统化,构建绿色生态门户和自然屏障。有效改善城市公园绿地功能丰富度不足的问题,兴建一批有文化内涵和人文记忆的高品质主题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街头小游园,尤其要围绕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重要交通枢纽以及对外出入口附近地域,精心布置景观节点(小游园、小景点),打造靓丽的城市次窗口。加强有机联系和整体协调,从平面和立体两个维度强化绿地生态网络的建立。积极实施沿江、沿湖、沿河等绿化工程,合理布局绿核、绿楔、绿环、绿廊、绿带,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复合型的网络化生态绿地系统。
构建独特水系,打通城市“经络”。在濠河第一生态圈基础上、推进两河两岸景观带建设,加快构建通吕运河-海港引河第二生态圈。新建白龙湖、静海湖等8个面积较大的人工湖,在通扬运河、南川河、城山河等九条重要水系两岸,植入南通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展示与传承功能,构建“两圈八湖、通津九脉”的独特水系脉络。
3.加强城市特色风貌和绿植景观多样化,在“做精做细做巧”上下功夫,提升城市综合品质。
加强城市特色风貌规划研究。紧扣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加快编制《南通总体概念性城市设计》,针对老城区、五山、滨江地区、新城区、中创区、五水、平潮高铁站等重要功能区进行重点发展区域城市设计研究。在建筑风貌方面,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实行分区域的建筑色彩规划和控制导引,使得各功能区彼此特色鲜明,整体协调统一。
构筑城市绿道慢行系统。积极学习杭州在城市精品绿道建设方面的经验,选择沿河、沿江、沿湖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加快制定《城市绿道建设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地布置步行专用道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及配套设施,构建与南通“一城三镇”布局和山水城市格局相符的绿色慢行系统。重点在环濠河、“两河两岸”和滨江地区,建成以慢行步道和观光道为主体的绿道慢行系统100公里以上,将优良生态资源留给公共空间使用。
营造“小家碧玉”的精细化空间。学习杭州在景观小品、微空间精细化布置等方面的经验,要更多关注城市细节,通过人性空间的塑造、标志性雕塑的创作,特色文化要素的植入等手段,提升城市微空间和街景小品品质,在“小家碧玉”上做文章,提高城市综合品质和环境宜居度。
增加园林景观多样性。积极借鉴杭州“美丽家园工程”的经验做法,增加观赏价值高、观赏效果佳的花灌木和宿根花卉,园林景观、绿色植物不断向美化、彩化和香化升级。根据观花植物、观叶植物、观景植物等不同类型,构造出复式多样化植物群落,增加植物景观多样性。加强菊花、月季花、竹类植物等地方性、乡土性和稀缺性植物品种的培育和应用,着力保护古树名木。重视通派盆景申遗工作,提升城市园林文化内涵。
打造特色林荫景观路。积极学习杭州在特色景观路方面的经验,按照“一路一树”、“一地一色”等方法,以主打树种、花卉为风格,讲究层次感、序列感,形成“一路一景”,“一街一品”,建设不同类型具有高品位的特色景观路。做优做美城市对外出入口、快速路、主次干道两侧绿化景观,淘汰病弱、低矮行道树,优先选用冠大荫浓、适应性强、形态优美的速生树种,打造绿化覆盖率90%以上的林荫景观路。
注:本研究所涉南通花园城市范围,主要指原南通中心城区的崇川区(含开发区)、港闸区,暂不包含通州城区和其他县(市)。
作者:南通大学助理研究员、城市规划专业博士 刘峻源
责任编辑:严惠慈